
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藿香正气水:夏季健康防护多面手
时间:2025-06-16 15:48:14
盛夏时节,高温与潮湿交织,人体易受暑邪湿气侵袭,出现头晕胸闷、腹胀腹泻甚至皮肤湿疹等问题。此时,家中常备一瓶传统中药制剂藿香正气水,能有效应对多种季节性不适。这款由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十余味药材组方的经典成药,凭借其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核心功效,成为夏季健康防护的"多面手"。
排水湿:给身体装上除湿机
当雨季潮湿或空调房久坐导致头重如裹、四肢困倦时,藿香正气水中的苍术、厚朴就像天然干燥剂,通过促进汗液分泌和尿液排出,将滞留体内的"废水"导出。临床数据显示,其化湿效果在服药后2小时内即可显现,特别适合梅雨季节出现的关节酸胀、食欲不振等"湿气病"。对于南方常见的回南天墙壁渗水现象,不妨理解为人体同样需要这样的"防潮处理"——每日2次、每次10毫升的用量,相当于给内脏器官做了次深度除湿。
祛暑气:高温天的急救兵
烈日下突发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时,藿香正气水所含的广藿香醇能像消防栓降温般迅速调节体温中枢。其解暑机制类似给过热的发动机添加冷却液:紫苏叶发散表邪,生姜温中止呕,双管齐下缓解暑热引发的呕吐腹泻。建筑工、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可随身携带,出现心慌气短时立即服用10毫升,配合阴凉处休息,预防热射病发生。需注意,对于已出现高热昏迷的重症中暑,应及时送医而非依赖本品。
缓解腹泻:肠胃道的调解员
夏季饮食不当造成的腹痛腹泻,本质是湿浊阻滞胃肠。藿香正气水中的陈皮、半夏如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能平息胃肠道的"混乱局面":一方面抑制肠道痉挛缓解疼痛,另一方面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食物分解。研究显示,对生冷饮食或空调受凉引起的腹泻,按时服用3次/日的治疗方案,24小时内症状改善率达78%。好比处理水管淤堵,既要用白芷这样的"疏通剂"化解积滞,又需甘草充当"缓冲垫"保护肠黏膜。
缓解湿疹:皮肤科的天然药剂师
对于雨季高发的湿疹瘙痒,稀释后的藿香正气水(1克药液兑50克凉开水)可作为外用冲洗剂。其抗菌组分像智能识别系统,精准打击引发皮肤问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而紫苏醛成分则形成保护膜减少抓挠损伤。典型案例显示,大腿内侧等易摩擦部位的红疹,经3天擦洗后渗出液减少率达62%。这种用法犹如给受损皮肤敷上"中药创可贴",但需避开眼周等敏感区域。
使用时的安全警示灯
虽然功效广泛,但藿香正气水含40%-50%乙醇,酒精过敏者服用可能引发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这类人群应选择无酒精型制剂。孕妇服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就像给胎儿环境投放"干扰信号",必须严格禁用。需特别提醒的是,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危险的"化学冲突"可能导致心悸休克。服药后驾驶车辆也可能因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
家庭药箱的黄金搭档方案
在空调房与户外频繁进出时,建议搭配清凉油涂抹太阳穴增强解暑效果;海鲜宴席前30分钟服用可预防急性胃肠炎,相当于给肠道穿上"防污服";雨季可将药棉蘸稀释液放置衣柜,既防霉又营造草本清香。但需注意,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如同再好的清洁剂也不宜长期浸泡,避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