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当生命遭遇“极速追杀”:解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死博弈

时间:2025-06-30 10:00:11

人体的血液系统如同一座精密运转的工厂,而造血干细胞则是这座工厂的核心“技师”。然而,当一群失控的“叛变技师”——恶性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疯狂增殖时,一种名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致命血癌便悄然降临。这种疾病以惊人的速度蔓延,短短几周内即可导致骨髓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

“极速”背后的危机:为何病程进展如此迅猛?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恶性细胞具有两大特征:增殖失控与分化阻滞。正常的淋巴细胞会经历成熟分化并自然凋亡,但白血病细胞却停留在幼稚阶段,像“永不停歇的复印机”般不断自我复制。据研究,一个白血病细胞可在30天内扩增至数万亿个,迅速挤占正常血细胞的生存空间,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

这种疾病的凶险性还体现在其“伪装能力”。恶性细胞可通过表面分子模拟正常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例如,CD20和BCMA等蛋白在部分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成为治疗的关键靶点。

传统治疗的困境:疗效与毒性的天平

过去数十年,化疗和放疗是ALL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其副作用犹如“无差别轰炸”,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健康组织。例如,大剂量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脏器损伤,甚至继发其他癌症。尽管靶向药物如Blinatumomab(一种双特异性抗体)通过激活T细胞攻击白血病细胞,显著提升了部分患者的生存率,但其对复发或难治性病例的疗效仍有限。

另一个突破来自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精准识别并消灭表达特定抗原(如CD19或BCMA)的白血病细胞。该疗法在B细胞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已展现“超乎预期”的疗效,但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制备流程限制了其普及。

生命之光:新型抑制剂如何改写治疗格局?

近年来,针对BCMA(B细胞成熟抗原)的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BCMA在恶性B细胞表面高度表达,如同一把“靶向锁”,而新型药物如TQB3909(一种BCL-2抑制剂)则像“智能钥匙”,通过阻断癌细胞抗凋亡通路,诱导其自我毁灭。临床数据显示,这类药物在复发/难治性ALL患者中缓解率显著提升,且毒副作用较传统化疗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BCMA抑制剂的优势不仅在于精准性,还体现在其“多通路协同”潜力。例如,与CAR-T疗法联用时,可清除治疗后残存的微小病灶,犹如“双重保险”降低复发风险。此外,口服剂型的开发让患者无需频繁住院,极大提升了治疗便利性。

未来展望:从“带瘤生存”到“功能性治愈”

随着表观遗传学、免疫微环境调控等领域的突破,ALL治疗正从“消灭癌细胞”转向“重建免疫平衡”。例如,联合使用BCMA抑制剂与PD-1/PD-L1阻断剂,可解除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让机体恢复“自主抗癌能力”。而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体化用药模型,或将实现“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治疗,将五年生存率推向新高度。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科学的力量正不断点亮希望。从“极速追杀”到“生命续航”,医学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塑着癌症治疗的边界,让更多患者拥抱重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