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01/R
邮发代号: 42-1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于美国MEDLINE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8-8830
- 国内刊号:43-13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应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所有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出生体重<1500g、胎龄≤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应用PS与InfantFlowAd-vance系统提供的相对恒定的肺持续扩张压力联合治疗;PS组为单用PS治疗;CDP组单用......
作者:刘传军;杨震英;陈震;邵宪花 刊期: 2008- 04
-
不同类型脑性瘫痪患儿脑脊液氨基酸变化
目的目前对于脑瘫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关系研究很少,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脑脊液中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的含量,以了解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脑脊液中氨基酸变化.方法选取1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14例徐动型脑瘫患儿及同期已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10例手术患儿,分别设为痉挛组、徐动组和对照组.每1例均丁手术麻醉前自腰椎3,4椎间隙穿刺取无血污脑脊液2mL,取上清液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谷......
作者:袁海斌;成莲英;尹飞;张国勋;彭镜;康明秀;许佑明;陈若岚;王利 刊期: 2008- 04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目的儿童IV期神经母细胞瘤生存期短,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该文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来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例7岁IV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进行异基凶造血f细胞移植治疗,供者为患儿母亲,HLA配型半相合,采用氟达拉滨,马法兰为预处理方案,G-CSF动员的外周血和骨髓联合移植.结果植入成功,移植后+10d中性粒细胞>0.5×109/L,+11d血小板>20×109/L......
作者:鹿全意;王昭;李蒲;牛小青;张鹏;赵江宁 刊期: 2008- 04
-
听觉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在高危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耳声发射(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BR)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ABR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应用Smart-EP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和Smart-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仪对600例(1200耳)不同病因所致的高危儿同时进行DPOAE和ABR检查,将两种方法取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600......
作者:徐发林;邢秋景;程秀永 刊期: 2008- 04
-
儿童脑裂头蚴病MRI诊断
目的探讨MRI对儿童脑裂头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脑裂头蚴病17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表现,部分病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回顾性分析该病就诊时的诊断符合率及统计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前后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显示强化,8例病灶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7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病灶匐行管状、串珠状、扭曲条......
作者:龚才桂;王小宜;刘进康;岳少杰 刊期: 2008- 04
-
肺复张手法的肺保护作用
近年来随着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逐渐被认可,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此种通气方式在使用时是低容量性的,缺乏充分的压力支持,开始阶段不能使萎陷的肺泡扩张,故不能有效地缓解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1].......
作者:王玉;陆铸今 刊期: 2008- 04
-
缺血或感染导致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死亡通路及对通路相关环节的阻断研究进展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eularleukomalacia,PVL)是早产儿医学问题中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目前诠释PVL的发病机制有缺血和感染两大学说.......
作者:何亚芳;陈惠金 刊期: 2008- 04
-
N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的新进展
随着近年来围产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小胎龄、极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在出生后能得以存活.但同时因为这些特殊患者群具有机体各系统发育未成熟,尤其是免疫薄弱[1],以及皮肤和胃肠道黏膜屏障薄弱的这些内因,同时又具有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救治过程中各种侵入性的检查操作、抗生素的应用、静脉营养等特殊的各种生命支持手段这些外因,导致近年来NICIJ的医院感染呈现上升趋势,累及NICIJ中约25%的患儿[2].......
作者:郭薇薇;孙建华 刊期: 2008- 04
-
Prader-Willi综合征研究现状
Prader-Willi综合征(PWS)因早(1956年)由Prader报道而得名,是一种临床诊断的遗传障碍性疾病,通常与15号染色体上的q11-13片段印迹的缺失有关[1,3],对于诊断PWS的主要临床标准包括:摄食过量和威胁生命的病态肥胖,智力缺陷,行为异常和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身材矮小以及性腺机能减退[4].......
作者:刘鹏举;马方 刊期: 2008- 04
-
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actin参与缺氧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紧密连接(blood-brainbarrier-tishtjunction,BBB-TJ)蛋白ZO-1、occludin和ac.tin在缺氧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增加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缺血两组.透射......
作者:吴丽文;尹飞;彭镜;王卫东;甘娜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Lennox-Gastaut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 2 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pbp2B与TEM基因的研究
- 3 婴幼儿喘息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4 凝血功能障碍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及意义
- 5 肺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意义
- 6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uma表达的影响
- 7 不同分级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围生期状况分析
- 8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与复发的相关分析
- 9 儿童抽动障碍的心理教育与行为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 10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生儿颅内病变的B超、CT和MRI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
- 11 极早产儿俯卧位机械通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12 儿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5例临床分析
- 13 儿童型脊肌萎缩症SMN基因缺失与微突变检测
- 14 呼吸道感染儿童人细小病毒B19检测及临床意义
- 15 CEM为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毒性及疗效观察
- 16 小儿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发生的时间序列分析
- 17 蛋白芯片技术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18 热休克因子1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 19 在体微透析检测豚鼠胆红素脑病模型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
- 20 同胞姐弟同患尼曼-匹克病伴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