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01/R
邮发代号: 42-1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于美国MEDLINE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8-8830
- 国内刊号:43-13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伊藤色素减少症合并脑脓肿1例
患儿,男,12岁,因间断抽搐7年入院.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第1次抽搐,开始表现为右手抽动,继之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无四肢强直,持续1~2min缓解.发作后患儿玩耍如常,未予诊治.2年前,因患儿学习能力差就诊于当地市医院,头部CT未见异常.入院前5d患儿先出现右上肢抽动,继之出现全身强直性发作,1~2min后缓解,缓解后状态如常.......
作者:陈银波;郝云鹏;梁东 刊期: 2011- 05
-
流动人口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分析
随着上海浦东的改革开放,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分娩新生儿总数中外来户籍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我院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城乡结合部,就医病人中流动人口多,且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
作者:吴燕明;李卫国;戴劲盛;张杰 刊期: 2011- 05
-
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临床特点
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它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乳糜管扩张及绒毛结构扭曲为特征,淋巴管的阻塞以及小肠淋巴管压力的升高导致淋巴液漏出至小肠管腔,终导致吸收不良和蛋白丢失.1961年,Waldmann等[1]首次通过51Cr标记白蛋白的方法研究蛋白质渗出部位,进而提出该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IL(PIL)和继发性IL.......
作者:郭静;孙梅 刊期: 2011- 05
-
低出生体重儿排尿功能观察
小儿正常膀胱储尿排尿功能在20世纪中期逐渐受到医学专家的关注.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小儿排尿研究,但大部分是针对较大儿童(大于3岁)的有创性尿动力学检查[1].目前缺乏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infant,LBWI)的尿动力学和排尿方式的相关参数.为了明确这部分新生儿生后排尿的情况,本研究对LBWI进行12h自由排尿观察,并与正常体重新生儿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
作者:文建国;常庆龙;陈燕;杨黎;毛淑平;徐千雅;李燕;晋朝娜 刊期: 2011- 05
-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研究进展
新生儿低血糖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及糖尿病母亲婴儿等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对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临床干预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是新生儿低血糖出现脑损伤的血糖阈值和时间域值并不清楚,持续或反复的低血糖可导致新生儿永久性脑损伤,遗留认知障碍、视觉障碍、枕叶癫痫、脑瘫等后遗症.......
作者:宿军 刊期: 2011- 05
-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CAM和GAP-4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的表达变化,为阐明LEV的抗癫痫机制及其剂量效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Li-PILO组(模型组)、150mg/kgLEV组和300mg/kgLEV组,每组12只.对LEV组大鼠予以LEV灌胃......
作者:贾天明;刘涛;栾斌;李小丽;张晓莉 刊期: 2011- 05
-
持续惊厥后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比较惊厥持续状态(SC)后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c-Jun表达的变化,探索未成熟脑耐受惊厥性脑损伤的分子基础.方法制作幼年和成年Wistar大鼠SC模型,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每组8只.于SC后3h,6h,12h,1d,3d和7d分别处死动物,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RT-PCR测定海马bcl-2和c-Ju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SC后幼年组和成年组海马c-Jun蛋......
作者:苑爱云;蒋莉;张晓萍 刊期: 2011- 05
-
Galectin-9及其受体Tim-3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及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ROS干预组.观察卵清蛋白激发及ROS干预治疗后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Galectin-9和Tim-3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
作者:张志英;栾斌;冯晓霞 刊期: 2011- 05
-
谷氨酰胺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Toll样受体4的调控
目的研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探讨谷氨酰胺(Gln)对NEC肠道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早产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ln组和对照组(n=20).代乳品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建立NEC模型,Gln组采用代乳品+Gln(0.3g/kg)人工喂养,同时给予缺氧冷刺激,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第3天处死后取出肠道,苏......
作者:李薇;郑晓辉;周伟;荣箫;黄龙光 刊期: 2011- 05
-
CyclinD1和p21CIP1在大鼠肺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目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p21CIP1是主要的肺细胞增殖调控蛋白,参与肺发育、肺损伤修复过程.本研究观察大鼠肺发育过程中小管期、囊泡期、肺泡期等不同阶段CyclinD1和p21CIP1的表达特征.方法分别于孕20d、21d、生后0d、3d,7d、14d、21d取胎鼠或新生鼠肺组织标本(n=6),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yclinD1和p21CIP1在大鼠肺发育各期定位表达,免疫印迹......
作者:祝华平;常立文;李文斌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新生适于胎龄儿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声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 2 2005~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疾病谱分析
- 3 胎儿生长受限儿童学龄期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分析
- 4 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作用探讨
- 5 瘦素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大鼠远期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
- 6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危险因素分析
- 7 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因素分析(附22例报告)
- 8 疑难病研究--幼儿Castleman's病
- 9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0 神经纤维瘤病1型脑内MRI异常信号分析
- 1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在小儿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 12 乌司他丁干预对脓毒症幼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P-选择素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的影响
- 13 流感嗜血杆菌阳性住院患儿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 14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高原小儿重症肺炎47例临床分析
- 15 卡介苗多糖核酸辅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16 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150例分析
- 17 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
- 18 TGF-β1和PAI-1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
- 19 儿童哮喘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成年终身高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20 蓝氏贾第鞭毛虫合并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