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01/R

邮发代号: 42-1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于美国MEDLINE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8-8830
  • 国内刊号:43-13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于美国MEDLINE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认识儿童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以可逆性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以及肾脏对水、电解质调节失衡为临床特征.AKI在儿童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住院儿童及成人AKI发病率的增加与其病死率密切相关.继续依赖血肌酐和尿量去诊断AKI导致不能早期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性的干预措施去阻止和缓解AKI的发生.近10年实验研究重点在发现和验证在肾功能改变之前识别AKI及有助于鉴别诊断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吴小川 刊期: 2014- 04

  • 重金属中毒与儿童肾损伤

    随着经济发展相伴随的环境污染全球化,儿童重金属中毒日益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重金属中毒可致肾损伤,由于儿童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缺乏特异性改变,易误诊和漏诊.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中毒性肾损伤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及肾脏功能的恢复.该文综述了重金属中毒性肾损伤的机制及儿童常见的铅、汞、镉、铬4种重金属中毒致肾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作者:容丽萍;许园园;蒋小云 刊期: 2014- 04

  • 药物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儿童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是由儿童肾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特征和药物结构与功能特征所决定的.肾脏微血管网络和肾小管-肾间质的分布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间质性肾损害非常多见.药物性肾损害发病机制包括细胞毒性(坏死或凋亡)、缺血性损伤和免疫性损伤,但由于各种药物之间化学结构和药理学差异,具体的单个药物所致肾损害的发生机制也有所不同,该文回顾了几种常见抗生素(头孢类、氨基甙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素类、两性霉素B......

    作者:毛华雄 刊期: 2014- 04

  • 食品与儿童肾损害

    毒蕈类毒素和鱼胆类毒素是典型的食物天然毒素.毒蕈类毒素对肾脏的损害,按照临床表现分为早发型、迟发型和缓发型;鱼胆类毒素主要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食物污染性肾损害包括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毒奶粉”导致的泌尿系结石、肾衰竭是典型的食物化学性污染事件;“毒黄瓜”事件的罪魁祸首为出血性大肠杆菌,造成3493人患溶血尿毒综合征.目前食物链的污染正从陆地到海洋到天空,要阻止人类食物链的污染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作者:李志辉 刊期: 2014- 04

  • 环境与先天泌尿系统畸形的若干问题

    肾脏及泌尿系统的发育受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其中外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该文针对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与低出生体重、母孕期疾病、胎盘功能不良、母孕期不良药物摄入、母孕期环境杀虫剂暴露、气候等因素相关,并可受到居住环境、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作者:黑明燕;易著文 刊期: 2014- 04

  • 环境有害因素与儿童肾损害

    环境有害因素通过多途径侵入人体,其中以食入、吸入、皮肤和黏膜接触吸收为主.它的来源多样化,其中土壤、水源、空气、建筑装修材料、食品、日用品为其主要载体.按照其理化特性及形态特性分为金属类、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生物毒素、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发病机制主要通过血液和尿液作用于肾组织,同时有肾易感性.本文提示儿科医师应该充分认清环境有害因素致肾损害的特性和严峻性,重视防治工作,才能......

    作者:徐志泉;易著文 刊期: 2014- 04

  • 环境污染与儿童肾损伤

    2013年3月14日是第八届世界肾脏病日,本届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很多,其中环境污染都会对肾脏造成慢性损害,甚至急性肾损伤.环境污染是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但在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中,有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污染因素,因其表现为慢性危害,往往不引起人们注意,而某些现实的、直接感受到的因素容易受到社会重视.如环......

    作者:易著文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