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8-8830
- 国内刊号:43-13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于美国MEDLINE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川崎病远期并发缺血性脑卒中1例
陈嘉蕾;王献民;李焰;石坤
关键词:
摘要:患儿,男,1岁8个月,因发现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1d入院。1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院外行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脑梗塞,心脏超声示左心耳内见飘带样高回声,左心耳血栓形成。体查:T 37℃,P 119次/min, R 28次/min,BP 96/53 mm Hg(1 mm Hg=0.133 kPa),昏睡状,反应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心音有力,律齐,左侧肢体肌力I级,肌张力降低,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腹壁反射未引出,右侧腹壁反射顺利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侧巴氏征、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既往史:患儿5个月时曾确诊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心脏超声:左右冠状动脉呈串珠样扩张,右侧冠状动脉内径(RCA)17.5 mm(正常值<3 mm),左侧冠状动脉内径(LCA)12 mm(正常值<3 mm),左右冠状动脉均可探及低回声附着;使用丙种球蛋白2 g/kg冲击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抗凝,此后长期随访心脏彩超。7个月时复查心脏超声:双侧冠状动脉扩张伴血栓形成,RCA 11 mm,房室沟右冠状动脉近右房开口处稍强回声,大小12 mm×16 mm,LCA 13 mm,前降支稍强回声,大小8.2 mm×6.5 mm;1岁5个月时复查心脏彩超仍示双侧冠状动脉扩张伴血栓形成,RCA 10 mm,LCA 9 mm,扩张冠状动脉内见稍强回声,大小14 mm×9 mm。此次入院后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均正常。复查心脏彩超示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双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重度)。诊断为:1.右侧基底节脑梗塞;2. KD;3.巨大冠状动脉瘤;4.左心耳血栓。入院后即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尿激酶每日1.5万U/kg静脉输入溶栓治疗3 d,并口服氯吡格雷每日0.6 mg/kg。治疗5d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双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重度),未提示血栓形成。患儿病情好转,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出院。出院后5 d,患儿因突发反复惊厥2h余再次入院,给予苯巴比妥治疗后患儿惊厥停止,行脑电图示全脑各区广泛、单一慢波节律,左右两侧波幅、频率恒定性失对称。体查:T 36.3℃,HR 78次/min,R 30次/min,BP 95/57 mm Hg,昏迷,双瞳孔不等大,左侧5 mm,右侧3 mm,光反射微弱,左侧肢体刺激后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无活动。头颅CT示:1.左侧大脑半球脑梗塞,左侧大脑半球肿胀明显,形成明显占位效应,脑疝形成(大脑镰下疝及海马钩回疝),脑干受压显著,右侧基底节区脑软化灶;2.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倒置。再次复查心脏彩超示双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重度),左侧冠状动脉内见絮团状稍强回声。诊断:1.脑梗塞;2.蛛网膜下腔出血;3.惊厥持续状态;4. KD;5.巨大冠状动脉瘤。入院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甘露醇、地塞米松、白蛋白及呋塞米降颅内压以及人工机械呼吸等治疗。入院后2d再次复查头颅CT示占位效应进展明显,并加用甘油果糖降颅内压。入院第5天头颅CT示出血性脑梗塞,重度脑疝形成(大脑镰下疝、海马沟回疝及小脑幕下疝),左侧侧脑室闭塞。2d后,患儿呈深昏迷状,无任何活动,呼吸及心率急促,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出院。出院后随访,患儿死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