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月刊,每月 15 日出版,每期 8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反映我国当代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辟有英文论著、中文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儿童保健、疑难病研究)、临床经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社区医师园地、专家讲座、综述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中国标准刊号:ISSN l008-8830,CN 43-1301/R。欢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各省、市、自治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科技人员订阅。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邮发代号:42-188。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来函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向本刊投稿一律通过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免审稿费,审稿周期短(4~8周)。投稿网址:http:// www.cjcp.org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邮编:410008电话:0731-4327402;传真:0731-4327922;Email:ddek@vip.163.com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88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301/R
邮发代号: 42-1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于美国MEDLINE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8-8830
- 国内刊号:43-13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伊朗东北部儿童代表性样本中儿童肥胖的膳食预测因素
目的伊朗儿童的肥胖患病率不断升高.这项研究旨在评价伊朗东北部城市Neishabour的儿童代表性样本中肥胖的某些膳食决定因素.方法在这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为114名在校学生,年龄6~12岁,体重指数(BMI)≥第95个百分位(根据伊朗儿童的参考值),而对照组为102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非肥胖同班同学.由受过训练的营养师在儿童在场的情况下与母亲面谈,进行两次24h膳食回顾调查,收集了营养摄入数据;......
作者:Fereshteh Baygi;Mostafa Qorbani;Ahmad Reza Dorosty;Roya Kelishadi;Hamid Asayesh;Aziz Rezapour;Younes Mohammadi;Fatemeh Mohammadi 刊期: 2013- 07
动态资讯
- 1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性瘫痪尖足的疗效对比研究
-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Ⅰ型1例报告
- 3 2例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PHEX基因新发突变的研究
- 4 前列腺素E1对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5 新生儿无创辅助呼吸支持介绍
-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 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晚期Caspase-3表达及bFGF对其的影响
- 9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 10 诊断横纹肌肉瘤的一个Li-Fraumeni综合征家系报道并文献复习
- 11 TARC/CCL17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12 儿童白血病高白细胞血症临床诊治研究
- 13 危重患儿血清酶学的测定及意义
- 14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 16 儿童支气管结核病2例报告
- 17 小儿肠系膜乳糜囊肿3例报告
- 18 郑州地区男童阴茎和睾丸发育现状及超重/肥胖对其的影响
- 19 需肌醇酶1介导的内质网应激通路参与高氧所致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
- 20 早产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